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辽市分行切实以“提高电子对账率,提升对账工作效率”为攻坚点,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推进机制、营造“三个覆盖”推广范围、破解“三个难点”消除阻碍,将银企电子对账率由2月末的92.3%提升至3月末的99.7%,切实提升银企对账服务质效。
强化组织保障 构建推进机制
一是落实责任抓统筹。自集中对账上收筹备工作开展以来,市分行行领导专题部署,主管部门牵头落实,明确时间表、分解目标任务、实时跟踪进度,确保目标落地。二是部门联动聚合力。运营科技部门负责业务操作、培训宣传及技术支持,客户部门负责对睡眠账户和久悬账户排查清理认定,强化与客户沟通协调,形成“宣传+技术+操作”协同推进模式。三是层层联动促落实。通过实施常态化监测、适时跟踪督导,对完成电子化对账程度高的支行给予表扬;对进度滞后的支行开展“点对点”帮扶督导,提升全辖整体电子对账率。据统计,全市纳入考核客户电子对账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纸质对账客户也由原来42户减少为现在的4户。
多维宣传引导 营造推广氛围
一是宣传覆盖“无死角”。针对存量客户开展线上宣传,向客户微信群发送宣传信息10余次,向全部存量客户批量推送短信6次,加深客户对电子对账优势的认知。针对新客户通过线下渗透方式宣传,在办理开户业务时,主动介绍电子对账的便捷性;在纸质对账客户到行办理业务时,积极推介电子对账对企业核算账户资金及时性和实用性的优势,引导客户开通电子对账。二是措施覆盖“有温度”。每个支行设置“对账专属客服”,客户经理“一对一”为客户提供专业解答咨询服务;在对账高峰时期,推出配套服务,及时响应对账业务发生问题,有效解决。三是培训覆盖“全链条”。一方面通过邀请客户参加反电诈反洗钱业务培训会,在宣传反诈知识的同时,讲解电子对账在财务核算、审计合规中的优势;另一方面组织员工学习电子银行业务操作规程以及银企对账系统操作手册,提升柜面人员业务能力及推广能力。
精准施策攻坚 破解难点堵点
一是破解“客户等拖”难点。针对一些客户在开通电子对账功能或注销账户时,存在“拖着不办、等等再说”的难点问题,该行自2月份起开展电子对账攻坚行动,决心拔掉这些“钉子户”,两级行联动,同企业做沟通、跟进度,与客户谈“面对面”,每周至少与客户电话沟通3次,历经2个月粘性跟踪,最终清理了“等拖”客户。二是破解“客户信任”难点。在推进电子化对账的过程中,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等一些办理业务较保守、我行话语权相对弱势的营销客户,市县两级班子成员主动上门宣传业务政策,协助客户一同完成调查、走访任务,共同筹划走访计划,帮助客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缩短了统计时间,以真情打动客户,最终选择开通电子对账业务。三是破解“习惯依赖”难点。财政客户作为农发行重点服务的战略性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主要依靠我行主动上门对账,对账时效存在不确定性。为提升对账时效性,规避操作风险,市县两级行开展高层营销对接、以项目促交流、以交流促理解,运营业务骨干面对面、手把手,不分时间上门教授财政业务人员电子对账实操,向其推荐微信公众号对账方式,为提升电子对账率提供了更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