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内蒙古农商银行用金融活水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最新动态
内蒙古农商银行用金融活水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2025-07-012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多次就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出明确指示。年初自治区党委作出开展“六个行动”的工作部署,其中的助企行动,特别强调要抓好金融服务与要素保障,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核心就是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

2025年3月,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内蒙古证监局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强化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各盟市同向发力,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通过创新产品模式、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融资成本等务实举措,为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金融活水 精准润企——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助企生动实践”系列宣传,深入金融工作一线,透过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推广金融助企典型经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内蒙古农商银行用金融活水

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内蒙古农商银行精准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落地见效。



机制先行,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痛点,内蒙古农商银行深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三级工作专班和“政银企”三方工作对接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全行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经营主体100.9万户,累计授信17.38万户,授信金额478.82亿元,用信16.93万户、471.8亿元,其中首贷户346户,首贷金额11.67亿元。



政策加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微企业主要集聚在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链配套环节,融资需求呈现出“短、小、频、急”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内蒙古农商银行用好自治区融资信用风险分担政策,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入驻平台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发放纯信用贷款,实现了“信用换信贷”。同时,积极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使用央行资金250亿元,有效降低涉农和小微企业客户融资成本。



产品支撑,依据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量体裁衣”。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更趋多元化和场景化,小额、高频、灵活的融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这一现状,内蒙古农商银行丰富信贷产品体系,推出“金丰”“金翼”“金汇”“金彩”4个系列40余款信贷产品,全方位覆盖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其中,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研发“个体蒙信贷”,针对科技型企业推出“科创贷”,“惠商贷”“收储贷”“肉业贷”等产品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场景融入信贷产品中,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截至5月末,“个体蒙信贷”共授信1.8万余户、授信金额67.7亿元,余额46.3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达56%。



服务升级,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每一笔小微贷款的背后,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一个企业的存续,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提高融资效率的关键一环。随着农商银行的挂牌成立,对原有的授信审批和风控模型优化升级,采取“统一管理+逐级授权”的授信审批模式,简化审批流程,下放信贷审批权限,贷款发放周期明显缩短。同时,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用好移动展业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场景+平台”综合服务体系,将原有的网点办理业务搬到客户身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体验感。



下一步,内蒙古农商银行将进一步落实融资协调机制,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以金融服务细雨,滋养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来源:内蒙古金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