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金融发展的浪潮中,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已成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举措。内蒙古农商银行阿鲁科尔沁旗支行立足地方经济特色与自身发展实际,将“五要五不”融入日常经营与发展战略,全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金融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金融动力,书写金融服务新篇章。
一、以诚立信,坚守“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是银行人必须坚守的职业准则,也是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深知,信用体系是金融服务的“根基”,唯有夯实根基,才能实现稳健发展。我行将整村授信与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党建+金融”模式,以党组织“三级共建”“双向挂职”为抓手,选派中层管理人员及客户经理挂职基层,聘任嘎查村社区书记担任“普惠金融协助管理员”,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着力提高县域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已评定信用乡镇10个、信用村 147 个、信用户28940户,推出信用户专属信贷产品“易农贷”,为优质客户提供最高 72个 BP 的利率优惠,截止4月末贷款户数693户,余额9385.4万元,真正实现“以信换贷、以贷促信”,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社会氛围。
二、以义为先,践行“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我行为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结合农牧户和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全面走访工作,制定了“阶梯式利率定价”政策,将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收购加工、保护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等涉农涉牧、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降低其贷款利率,助力三农三牧和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0.54个百分点,存量贷款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让利1500万元。在普惠金融领域,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针对老年客户、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暖心举措,为出行不便客户提供预约服务200余次。同时,积极响应降费倡议,减免开户、转账等手续费,累计减费让利629.44万元,惠及155.72万户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彰显金融为民的初心。
三、稳中求进,落实“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多年来我行业务稳健发展,审慎合规理念根基深植、传承有序,历届班子锚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目标不动摇,坚持把好准入关、坚持小额分散、严控大额贷款,从源头防范风险,用制度约束、用机制制约、用流程规范。建立贷款第一责任人考核制度、不良贷款台账管理制度,实行贷款“包放包收、放管结合”,强化贷款责任追究,设不良贷款清收督导专岗,以责任认定为抓手,逐人建立台账,按月进行监测。监管评级连续10年保持3A级以上,连续14年不良率低于3%,连续多年拨备覆盖率高于200%。
四、守正创新,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我行打破传统服务边界,打造“金融+场景”生态。在移动金融场景创新中,我行突破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将金融嵌入校园、政务、民生等场景。智慧食堂刷脸系统不仅解决了校园管理痛点,更通过家长端实时查看消费明细,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家庭教育的联动;成立“政银一体化网点”9家, 将35项政务服务融入银行网点,让金融机构成为“政务服务延伸点”,这种“场景化、嵌入式”创新,使金融服务从 “被动提供”变为“主动融入”,客户粘性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金融即生活”的服务愿景。
五、合规为本,严守“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合规是经营的底线。我行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培育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法规培训与警示教育,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提升全员合规意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合规制度体系,覆盖业务全流程;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确保每一项业务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阿鲁科尔沁旗支行将以“五要五不”为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耕特色金融文化,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