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90% 的人不知道的消防安全误区:消防安全警示教育(附PPT65页)
最新动态
90% 的人不知道的消防安全误区:消防安全警示教育(附PPT65页)
2025-08-121

第一章: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火灾警示


2024 年上海某出租屋火灾,起因是手机充电器整夜未拔,引燃沙发。租户发现时,火势已蔓延至房门,他慌乱中打开房门逃生,结果被浓烟呛倒,不幸遇难。消防部门事后模拟:如果他关紧房门并在窗口呼救,存活概率可达 90%


另一则案例更令人痛心:深圳某办公楼起火,员工们蜂拥冲向电梯,导致电梯停运困人。实际上,火灾时电梯井相当于 "烟囱",温度可达 800℃,吸入一口浓烟就可能致命。记住:火灾时电梯是死亡通道,楼梯才是生路


这些案例背后藏着同一个真相:多数火灾伤亡不是因为火焰,而是错误的逃生方法。接下来,我们系统学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转化为保命技能。

第二章:火灾预防的 3 个关键细节


很多人觉得 "火灾离自己很远",却忽视了身边的安全隐患。消防数据显示:80% 的家庭火灾源于这 3 个习惯——

1. 电器使用:别让充电器 "熬夜工作"


你家床头的手机充电器是不是整夜插着?某消防实验室测试:普通手机充电器持续通电 8 小时,外壳温度可达 70℃,若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正确做法:充满电立即拔下,外出前检查所有电器开关

2. 厨房安全:油锅起火别用水浇


去年成都某家庭厨房火灾,起因是主妇炸油条时油锅起火,她下意识泼水灭火,瞬间引发爆燃,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记住:油锅起火先关燃气,再盖锅盖(或倒入大量青菜),隔绝空气是关键

3. 通道畅通:生命通道别堆杂物


楼道堆物是消防检查的高频隐患。北京某小区火灾中,住户因楼道堆放的自行车和纸箱堵塞逃生路线,延误逃生时间。法律明确规定:楼道、安全出口严禁堆放杂物,违者最高可罚款 5 万元

第三章:消防器材使用指南(人人必学)


提到灭火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不会用"。其实只要记住 "提、拔、握、压" 四字口诀,30 秒就能掌握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步骤


  1. :提起灭火器,保持水平放置(不可倾斜)
  2. :拔掉保险销(注意别对着人)
  3. :一手握喷管,对准火焰根部
  4. :另一手按压把手,由近及远扫射

特别提醒: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压力值(指针在绿色区域为正常),家庭建议选择 2 公斤装 ABC 干粉灭火器,适用电器、油锅等常见火灾类型。


除了灭火器,每个家庭还应配备:


  • 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安装在卧室门口,每月测试一次)
  • 应急逃生包(包含手电筒、逃生绳、呼吸面罩,放置在门口显眼处)

第四章:四种灭火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不同火灾类型需要不同灭火策略,盲目扑救可能适得其反 ——

1. 冷却灭火法:对付固体火灾(如木材、布料)


用冷水直接浇在燃烧物上,降低温度至燃点以下。比如家具起火时,可用湿棉被覆盖灭火(注意棉被需完全浸湿)。

2. 隔离灭火法:对付液体火灾(如汽油、酒精)


迅速移走周围可燃物,切断火源蔓延途径。例如酒精炉起火,立即关闭酒精罐阀门,并用湿抹布盖住炉口。

3. 窒息灭火法:对付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


立即关闭气源,用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封堵泄漏点,阻止空气进入。切记:燃气泄漏时严禁开关电器、使用明火,需先开窗通风

4. 抑制灭火法:对付电器火灾


首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切记先切断电源!若没有灭火器,可用干燥的衣物、毛毯覆盖电器,切勿用水直接泼浇(以防触电)。

第五章:火灾逃生的黄金法则(附常见误区)


火灾发生时,每一秒都关乎生死。记住这些逃生要点,能大大提高存活率 ——

核心原则:逃生第一,勿恋财物


某商场火灾中,一女子返回取钱包,被困火场不幸遇难。消防专家强调:火灾逃生只有一次机会,任何财物都比不上生命重要

正确逃生姿势:低姿匍匐,湿巾捂鼻


浓烟比火焰更致命(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正确做法是:弯腰或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湿衣物捂住口鼻(折叠 8 层效果最佳),沿墙壁摸索逃生。

常见误区:这些 "常识" 可能害了你


  • ? 误区 1:跳楼逃生(3 楼以上死亡率超 90%,可利用绳索、床单等从窗口缓降)
  • ? 误区 2:乘坐电梯(火灾时电梯可能断电困人,且井道易成为烟筒)
  • ? 误区 3:盲目跟随他人(逃生时保持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指示方向)

写在最后:安全习惯是最好的 "灭火器"


消防安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出门前检查电器开关、定期清理抽油烟机、熟悉小区消防通道位置... 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可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