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金融时报》刊发题为《内蒙古银行:激活北疆经济数字密码》的报道,聚焦我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全力支持本土民营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落地生根,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充分彰显内蒙古银行作为本土城商行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摘编相关内容如下:
盛夏的乌兰察布草原,传统奶香与现代数据流在这里碰撞出高质量发展的火花。作为扎根内蒙古的本土银行,内蒙古银行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地方民营经济发展脉络,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的新画卷。
截至目前,该行已向兰格格乳业提供1500万元集团授信助力传统产业升级,为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项目投放7亿元建设贷款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以“乳业+大数据”的双轮驱动模式,诠释了金融服务内蒙古经济的创新实践。
传统乳业 智能化跃升
走进兰格格乳业智能化生产车间,浓郁的奶香扑面而来,全自动灌装线正将经过72小时发酵的草原鲜奶转化为一罐罐醇厚的酸奶。在企业扩产升级的关键期,内蒙古银行乌兰察布分行设立乳业服务专班,深入调研企业需求,专门推出“诚信贷”产品,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向兰格格乳业授信1500万元,为这家草原乳业品牌注入强劲动能。
内蒙古银行乌兰察布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银企“双向奔赴”源于长期的战略互信。2014年,内蒙古银行与兰格格乳业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彼时,银行看中了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积淀,而企业正迫切需要金融力量支撑其智能化转型。双方的合作不仅见证了传统乳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跃升,更彰显了地方金融机构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的责任担当。
如今,俯瞰兰格格乳业的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生产车间与14条智能生产线交相辉映。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下,一场“科技+金融”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草原深处蓬勃生长。
能源基地 数字化转型
在乌兰察布市郊,中金数据算力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这座占地数百亩的“草原云谷”核心项目,承载着乌兰察布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数字经济高地转型的雄心壮志。然而,就在项目推进至关键阶段时,项目方因设备采购与基建工程产生的巨额资金需求,让建设工作遭遇瓶颈。
内蒙古银行在得知项目方困境后,迅速行动,抽调公司金融部、风险管理部、授信审批部等骨干力量,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多次赴项目现场调研,与中金数据算力中心管理层深入沟通。针对项目特点,该行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对中金数据算力中心的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进行精准测算,从资料收集到审批落地,仅用10个工作日便完成7亿元贷款审批,再一次彰显服务数字经济的“金融速度”。
7亿元贷款资金快速到位,直接推动了园区核心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如今,走进中金数据园区,整齐排列的机柜闪烁着蓝色指示灯,高速光纤如血管般纵横交错,实时处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请求,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的“神经中枢”正加速成型。
银企共生 产融协同
在乌兰察布这片充满希望的草原上,金融与产业正上演着精彩的“双人舞”:兰格格乳业全力打造智慧牧场,中金数据算力中心以绿色算力服务全国需求。这种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交融共生,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些金融支持背后,是内蒙古银行对数字经济赛道的深刻理解与精准发力。该行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融资问题,更致力于要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智囊团”。
内蒙古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要当好资金供应商,更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战略合伙人。”作为扎根北疆的本土金融力量,内蒙古银行始终将“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核心使命,以精准的金融服务深耕民营经济。该行还计划推出数字经济专项信贷产品,率先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新模式;构建政银企协同生态平台,梯度培育优质民营企业集群。通过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服务效能跃升,依托定制化信贷解决方案、实质性减费让利等组合拳,切实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结构性难题。
来源:《金融时报》(2025年08月05日 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