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北疆清廉金融文化丨清廉文化大家谈
最新动态
北疆清廉金融文化丨清廉文化大家谈
2025-09-084
清风涤尘守初心 廉韵金融践使命——一名金融监管新兵的学思践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作为今年刚加入金融监管支局的应届毕业生,两个月的基层实践里,清廉金融文化如春雨般浸润心田,让我从学生向监管人的转变之路,始终有清风相伴、廉尺为引。这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悟,不仅是对金融监管职责的认知深化,更是对廉洁二字从抽象概念到具体行动的生动诠释。
一、初训敲廉钟,凭“入职课程”扎稳廉洁初心
记忆犹新的是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最后一课,这堂课没有复杂的金融模型,没有晦涩的监管条文,主题却尤为沉重而关键——廉政年轻化。这堂课,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是从学生思维转向基层干部角色,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第一次系统性正式见面。课上,领导语重心长地提出三点要求,如警钟长鸣,至今回荡耳畔:一是守住初心,稳住心神。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不是口号,是面对复杂金融环境时不偏航的定力。二是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法纪是带电的“高压线”,权力是沉甸甸的“责任山”,敬畏不是束缚,是手握监管权力时不越界的底线。三是慎小慎初,防微杜渐。“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廉洁防线的崩塌往往始于小节失守、初程偏离,必须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第一次拒绝做起,时刻检点言行,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独处时守原则,慎微不是小题大做,是从一顿饭、一张卡里守住的“大节”。培训结束后,支局领导又与我进行了深入谈话,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廉洁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一种保护,是对我们年轻干部最大的关爱。这第一课与这次谈话像一颗种子,让我明白,褪去学生气,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要主动扛起廉洁监管的责任,让初心在起步时就扎稳“廉根”。
二、深学强根基,从“清风讲堂”汲取守廉力量
如果说入职培训是清廉教育的启蒙,那总局、省局、分局及支局组织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及各类讲堂,就是让我全方位读懂清廉金融文化的“万花筒”。金监先锋说里,老监管人讲述企业核查中拒人情干扰、守监管底线的故事,让我见廉洁是面对诱惑不低头的骨气;党课正文风改作风活动中,众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文风不实、调研不深问题,让我懂廉洁不只是不伸手,更是办实事的务实作风;清风支局讲堂剖析金融领域腐败案例,用身边事警身边人,让我清醒清廉是金融监管的“生命线”;青聚力讲堂上,同事分享日常从小事守廉心得,思想碰撞间营造学廉、思廉、践廉氛围,让我知廉洁藏在每一个细微选择里。这些讲堂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思想碰撞,帮我跳出廉洁就是不犯错的浅层认知,深刻意识到清廉金融文化是正风肃纪的标尺、激浊扬清的号角,更是监管人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职业底色。
三、践悟见真章,以“知行合一”诠释清廉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个多月的办公室工作实践中,我始终以培训所学、讲堂所获为镜鉴,规范言行,通过不断撰写信息、整理报告等具体事务,让我对清廉金融文化的感受更真切立体。清廉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中——它要求信息报送准确无误、不遮掩问题;要求报告数据真实可靠、不掺杂水分;要求文件处理规范严谨、不泄露机密。廉洁不是轰轰烈烈的表态,而是平平淡淡的坚守:报表不凑数、报告不含糊、核查不放水,就是最朴素的守廉行动。与此同时,在与群众、监管对象接触时,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公平公正廉洁金融环境的期盼。这份期盼让我明白守廉,就是守“为民监管”的初心——金融监管权来自人民,唯有把群众利益放首位,才能工作不偏不倚、清正廉洁。
《论语》有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它赋予工作更多的尊严和价值,让我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实、更有底气。两个月的时光不长,但清廉金融文化的滋养,已让我从一名新兵慢慢找准了方向。作为年轻的金融监管人,我们是清廉金融文化的传承者,更是践行者。未来,我会继续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养分,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把廉洁二字融入每一次学习、每一次调研、每一次监管,让青春在清风正气中绽放,为守护金融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扎赉特金融监管支局 曹红贺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