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精准滴灌 持续赋能内蒙古金融机构“擦亮”药材产业名片
最新动态
精准滴灌 持续赋能内蒙古金融机构“擦亮”药材产业名片
2025-10-133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药材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北沙参、桔梗之乡”,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80%和60%。近年来,在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引导下,当地金融机构精准滴灌、持续赋能,药材产业正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

牛家营子镇地处赤峰市南部,拥有超过300年的药材种植历史。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辐射周边地区超50万亩,年产值超过37亿元,除了北沙参和桔梗两大主导品种外,苍术、赤芍、黄芪、防风、苦参、怀牛膝等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步形成多品种、规模化、科技化的种植格局。同时,该镇正积极推进内蒙古中药材(蒙药材)标准化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6亿元,规划面积1000余亩,致力于打造全国第四大药材交易市场。

“银行的药材贷款政策好、申请快、发放及时,年初我申请500万元,解决了近2000亩种植药材的资金需求。”甘草种植大户刘凤智说。药材产业主体以小微企业、家庭农场和个体户为主,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2025年以来,赤峰金融监管分局推动喀喇沁旗银行机构精准构建企业信用画像,推出“保险﹢贷款”“农担﹢贷款”“应收账款﹢贷款”等组合担保模式,出台多项优惠利率政策,通过整村授信、批量放款等方式,大幅提升对药材产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7月末,喀喇沁旗银行机构已对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29户授信2.29亿元,对加工企业5户授信1500万元,对购销企业25户授信7295万元。

在金融监管部门督导下,各银行机构完善风控体系,建立行业专属风险评估模型,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管理,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下调贷款利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产业客户的综合融资成本。例如,内蒙古农商银行牛营子支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88户,金额3.9亿元,较年初增长60%,累计为当地药材种植户节约融资成本4474万元。

各银行机构加强市场监测,建立专业团队跟踪价格走势和供求变化,运用大数据辅助信贷决策,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目前已对蒙缘堂药业、荣兴堂药业等多家龙头企业授信超9700万元,并计划进一步增信。“近年来,荣兴堂在药材收储、加工等急需资金的时候,银行给我们提供了贷款授信,利率低、贷款使用方便,解决了公司资金使用期限短、资金需求急的难题。近期计划申请增加授信2000万元用于临时资金周转。”赤峰荣兴堂药业总经理于荣表示。

鼓励辖区保险机构围绕地区特色农产品和“一县一品”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成功推动全区首单商业性中药材种植成本保险落地,为当地5户药材种植农户的210亩中药材(桔梗、沙参)提供21万元风险保障,保险责任覆盖保险期间内因暴雨、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20%以上损失,以及冻灾、旱灾、病虫害等导致的30%以上损失,切实解决了药材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为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

金融不仅是产业的“输血”通道,更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产业效能的核心驱动力。“实践表明,通过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产业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能够推动药材产业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截至2025年7月末,喀喇沁旗银行机构已对辖内3785户药材产业主体授信12.7亿元,其中,对辖区43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授信金额达3亿元。”喀喇沁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